开发区法院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,围绕解决对待当事人的感情态度问题,从细节入手提高工作标准,改进审判作风,全面践行热心、耐心、细心、诚心“四心工作法”。
一是增强亲和力,热心服务文明接待。注重诉讼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的示范效应,规范文明接待礼仪标准,实行首问负责制,切实做到“来有迎声、问有答声、走有送声,微笑多一点、态度好一点、效率快一点”;简化办事程序,要求一般案件在10分钟内一次性完成立案手续,并设立专职诉讼引导员全程指导诉讼;把服务态度、文明礼仪、规范着装等纳入审务督察的范围,定期明察暗访、案后回访,引导法官增强亲和力。
二是增强公信力,耐心倾听悉心答疑。要求在送达、庭审、宣判、信访等环节,切实让当事人充分陈述,耐心倾听;实行庭前联系制,要求法官在接收卷宗后及时与当事人电话联系,告知承办法官情况,深入听取相关意见,需要当面沟通的,可预约在专门的会客室见面;依托开庭宣判,全面开展判后答疑工作,用群众语言悉心为当事人耐心释惑,增强裁判的公信力;扎实开展案后回访,上门听取当事人、代理人的意见建议。
三是增强断讼力,细心审判提升质效。强化细节意识,针对前期全市法院卷宗评查通报的问题,逐条分析落实责任,明确整改措施时限,对证据材料收集、保全费单据装订顺序、材料复印程序14个方面的具体问题统一了做法;规范庭审活动,对每名法官一一庭审观摩评比,对存在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,提升庭审质量;强化职权意识,要求法官视情适时、恰当地依法行使调查权,查明案件事实真相,维护当事人权益。
四是增强协调力,真心解难案结事了。克服就案办案的思维定势,创新工作方式,真心实意为当事人解决困难;积极开展庭前调解,在尊重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,对婚姻家庭、民间借贷、劳务合同等事实清楚、争议不大的案件进行庭前调解,力争在诉讼初期及时化解矛盾;定期深入社区、企业开展法律咨询、法制宣传等活动;探索建立法官与社区、企业的固定联系制度,注重源头治理,诉前调处纠纷;坚持党委领导,加强与开发区党工委、管委会的沟通协调,共同解决当事人反映的问题,维护群众合法权益。(开发区法院供稿)
鲁公网安备 37050202370889号
版权所有: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79号-1 诉讼服务中心电话:0546-6387621 诉讼服务热线电话:12368 邮编:257091